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资料 > 病理生理学

休克(Shock)(精简版)

休克的概念

概念: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使组织血液灌流严重不足,导致组织细胞代谢和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经典临床表现: 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冰冷、出冷汗、脉搏频弱、尿量减少和神志淡漠等。

第一节 休克的分类

一、按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1. 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特别是其内毒素在休克中起重要作用。感染性休克常伴有败血症,故称为败血症性休克。
失血、失液性休克 :若快速失血超过总血容量的20%左右,可引起休克。 剧烈呕吐等大量失液。

2. 心源性休克: 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明显降低。如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压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3. 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过敏等为Ⅰ型变态反应,发病与IgE和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释放,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床容积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4. 神经源性休克:剧烈疼痛,高位脊髓损伤引起血管运动中枢抑制。患者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5. 创伤性休克 : 战争创伤、意外事故等,与失血、强烈疼痛有关。

二、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为以下两类:

高排低阻型休克: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加。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又称暖休克

低排高阻型休克: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升高。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又称为冷休克

低排低阻型休克: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低,故血压明显下降,为失代偿期。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及发生机制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心输出量减少、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 、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直捷通路和动-静脉吻合支等部分组成。

微循环的开放和关闭受神经体液的调节

神经因素: 交感神经兴奋→关闭

体液因素:

  缩血管:儿茶酚胺,TXA2,AngⅡ等

  扩血管:乳酸、腺苷、组胺、激肽等

(一)、 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早期或代偿期)

1、微循环及组织灌流

休克早期全身的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扩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口径明显缩小,其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显著,微血管运动增强,同时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开放的毛细血管减少,毛细血管血流限于直接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

微循环变化特点:

1、微循环小血管持续收缩

2、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

3、开放的毛细血管数减少

4、动静脉短路开放,血液经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迅速流入微静脉

5、灌流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2 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微循环血管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的小血管有丰富的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α-肾上腺素能受体以占优势。休克时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既刺激α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又刺激β-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构成了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通道,使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锐减,此外还有多种体液因子(如血管紧张素Ⅱ)参与。

3、本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缺血性缺氧期为代偿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①自身输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的储血库收缩,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减少血管床容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②自身输液: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返流入血增多。

③血液重分布: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由于不同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则无明显改变。

4、临床表现

该期病人的临床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出冷汗,脉搏细速,脉压降低,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该期血压可骤降(如大失血时)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略升(代偿)。

由于血液的重新分布,心脑灌流可以正常,神志一般清楚。

该期为休克的可逆期,应尽早消除休克动因,控制病变发展,及时补充血容 量,恢复循环血量,防止向休克期发展。

() 淤血性缺氧期(又称微循环淤滞期或休克期)

1、微循环及组织灌流

血液不再局限于通过直捷通路,而是经过开放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大量涌入真毛血管网,微动脉,后微动脉痉挛减轻,而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和微静脉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白细胞滚动、粘附嵌塞、血小板聚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血浆外渗到血管外、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度缓慢,组织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发生淤血性缺氧。该期真毛细血管开放数目虽然增多,但血流更慢,甚至“泥化”(sludge)淤滞,组织处于严重低灌流状态,缺氧更为严重。

微循环淤血是各型休克发生发展的共同通路。

微循环变化特点:

1、前阻力血管扩张,微静脉持续收缩

2、前阻力小于后阻力

3、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多

4、灌流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2、微循环淤滞的机制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休克的难治期(休克晚期或微循环衰竭期)

该期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而又称“不可逆性休克或难治疗性休克”。

微循环变化特点:

1、微循环血管麻痹扩张

2、血细胞黏附聚集加重,微血栓形成

3、灌流特点:不灌不流,灌流停止

1、DIC形成

当休克进入淤血性缺氧期后,由于血液进一步浓缩,血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血流速度显著变慢,酸中毒越来越严重,可能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特别是败血症休克、严重的创伤性休克、异型输血更容易诱发DIC。

此期休克微循环内微血管扩张,微循环中有大量微血栓阻塞了微循环,随后由于凝血因子耗竭,纤溶活性亢进,出现出血,微循环血流停止,不灌不流,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任何血管活性药物均失去反应,所以称为微循环衰竭期。

休克一旦并发了DIC,将使病情恶化,并对微循环和各器官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2、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是休克晚期难治的又一重要原因。随着休克的发展,特别是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和组织有效血液灌流进行性减少,组织缺氧愈来愈重,缺氧使有氧氧化减弱,ATP生成减少,致使钠泵因能量不足而失灵,Na+、Ca2+、水内流而K+外流,引起细胞损伤和高钾血症;同时酸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而组织低灌流又使酸性代谢产物(乳酸、CO2等)不能及时清除而导致局部酸中毒,加重细胞损伤。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氧自由基、溶酶体酶和某些细胞因子等也可损伤细胞。随着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细胞损伤越来越重,各重要器官(包括心、脑、肝、肺、肾)功能代谢障碍越来越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休克愈来愈难治。

第三节 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一、细胞代谢障碍

(一)、细胞代谢障碍

1 能量不足、钠泵失灵、钠水内流 无氧情况下,糖酵解供能远比有氧时经三羧酸循环供能少,ATP不足,细胞膜Na+-K+ATP酶(钠泵)运转失灵,因而细胞内钠水增多,细胞水肿;细胞外K+增多,出现高钾血症。

2 代谢性酸中毒 缺氧时糖酵解加强,丙酮酸不能氧化转变为乳酸,肝也不能充分摄取乳酸转变为葡萄糖,导致乳酸增多,引起局部酸中毒,灌流障碍、CO2不能及时清除也加重了酸中毒,还有肾脏的排酸保碱功能障碍。

(二)、细胞损伤

1、细胞膜的变化:膜泵功能障碍,水、Na+、Ca2+内流

2、线粒体的变化:线粒体损伤,肿胀甚至崩解

3、溶酶体的变化:溶酶体酶释放

二、 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肾)

早期是功能性的,持续时间较长可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器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休克肺)

严重休克病人晚期,在脉搏、血压和尿量平稳以后,常发生急性呼吸衰竭。

尸检:肺重量增加,出血、水肿、血栓形成和肺不张、肺出血、透明膜形成等变化。

临床表现: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

(三)心功能障碍

除心源性休克外,其他类型休克也发生心功能的变化。

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够维持,因此心泵功能一般不受到显著影响。但随着休克的发展,动脉血压进行性降低,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缺氧,再加上缺氧和酸中毒、高钾血症与心肌抑制因子的作用等,心泵功能发生障碍,有可能发生心力衰竭。

(四)脑功能障碍

在休克早期,由于血液的重分布和脑血流的自身调节,保证了脑的血液供应,因而除了因应激引起的烦躁不安外,没有明显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但动脉血压低于7kPa 或脑循环出现DIC时,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脑组织缺氧,患者神志淡漠,甚至昏迷。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一、病因学防治 防治原发病,去除休克原始动因。

二、发病学防治 打断休克恶性循环,防治器官损伤。

1、纠正酸中毒:

2、扩充血容量:

3、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

扩血管药物选择:

缩血管药物的选择:对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治疗试用缩血管药物是最佳选择。

4、防止器官功能衰竭

【复习思考题】

1、请解释休克、微循环

2、休克发生的始环节是___、____、____。

3、简述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及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休克:精简版 | 详尽版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