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执业医师考试

历年真题:2000年执业医师考试第一单元(上)

考卷说明:2000年执业医师考试第一单元(上)。满分8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0题)

1. 右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 答案解析
A 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左侧
B 头向右侧倾斜,面转向左侧
C 头向右侧倾斜,面转向右侧
D 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右侧
E 头后仰,面转向右侧

2. 下述结构中靠近食管胸部右侧的是 答案解析
A 上腔静脉
B 奇静脉弓
C 主动脉弓
D 胸导管
E 左心房

3. 关于胸膜腔的概念,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A 胸膜腔即胸腔
B 左、右胸膜腔互相交通
C 肺位于胸膜腔内
D 胸膜腔由脏胸膜与壁胸膜围成
E 胸膜腔内含有大量浆液

4. 肾蒂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依次为 答案解析
A 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
B 肾静脉、肾盂和肾动脉
C 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D 肾动脉、肾盂和肾静脉
E 肾盂、肾动脉和肾静脉

5. 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 答案解析
A 左房室瓣(二尖瓣)后瓣
B 左房室瓣(二尖瓣)前瓣
C 主动脉瓣
D 室上嵴
E 肺动脉瓣

6. 脑膜中动脉穿过的孔裂是 答案解析
A 圆孔
B 卵圆孔
C 棘孔
D 枕骨大孔
E 破裂孔

7. 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内分泌功能的是 答案解析
A 淋巴结
B 扁桃体
C 胸腺
D 胰
E 脾

8. 某病人因外伤致使脊髓腰1节段右侧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会出现 答案解析
A 右侧痛温觉丧失
B 右侧粗触觉丧失
C 左侧本体感觉丧失
D 右侧本体感觉丧失
E 左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

9. 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 答案解析
A 滑车神经核
B 三叉神经运动核
C 面神经核
D 展神经核
E 疑核

10. 内囊出血所致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偏瘫),主要是损伤了 答案解析
A 皮质脊髓束
B 皮质红核束
C 顶枕颞桥束
D 皮质核束
E 额桥束

11. Na+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答案解析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出胞作用
E 人胞作用

12.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答案解析
A 钾平衡电位
B 钠平衡电位
C 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局部电位之和
D 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 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13.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答案解析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肾上腺素
D 5-羟色胺
E 神经肽

14.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答案解析
A NaCl
B 白蛋白
C 球蛋白
D 纤维蛋白
E 血红蛋白

15. 下列属于等张溶液的是 答案解析
A 0.85%NaCl
B 0.85%葡萄糖
C 1.9%尿素
D 5%NaCI
E 10%葡萄糖

16. AB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 答案解析
A A凝集原和抗A、抗B凝集素
B 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C 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D B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
E A、B凝集原,不含抗A、抗B凝集素

17.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是 答案解析
A 快速射血期
B 等容收缩期
C 缓慢射血期
D 等容舒张期
E 快速充盈期

18. 心输出量是指 答案解析
A 每搏输出量
B 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
C 每分钟左心室所泵出的血量
D 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E 每分钟两心房进人心室的血量

19. 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答案解析
A 心肌是功能合胞体
B 兴奋传导有房室延搁
C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
D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 收缩期较短

20.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答案解析
A 胸内压的变化
B 肺主动舒缩
C 外界环境与肺内压力差
D 呼吸肌的舒缩
E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21. 正常情况下胃粘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 答案解析
A 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粘膜的酶
B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C 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D 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E 胃液中含有大量HCO3-可中和胃酸

22. 胆汁可促进 答案解析
A 钙、铁的吸收
B 蛋白质消化
C 糖的吸收
D 维生素A的吸收
E 维生素B12的吸收

23. 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答案解析
A 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 1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 食物氧化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D 氧化1g食物,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 1g食物所含的能量

24. 给兔静脉注射50%葡萄糖5ml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解析
A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 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容量增多

25. 可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答案解析
A 血糖浓度增高
B 血Ca2+浓度降低
C 血K+浓度增高
D 循环血量增多
E 血Na+浓度增高

26. 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膜 答案解析
A 产生超极化
B 释放抑制性递质
C 递质耗竭
D 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E 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7. 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案解析
A 投射至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关系
B 投射至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C 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提高皮层的兴奋性
D 被切断时,动物保持清醒状态
E 受刺激时,动物处于昏睡状态

28. 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 答案解析
A 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
B 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
C 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
D 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 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29.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答案解析
A 瞳孔扩大
B 糖原分解增加
C 逼尿肌收缩
D 骨骼肌血管舒张
E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30. 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答案解析
A 生长素
B 甲状腺激素
C 雄激素
D 雌激素
E 甲状旁腺激素

31. 糖皮质激素 答案解析
A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B 减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
C 脂肪的分解
D 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
E 降低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

32. 男性腺分泌的激素 答案解析
A 肽类激素
B 氨基酸
C 糖蛋白
D 儿茶酚胺
E 类固醇

33. 维系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答案解析
A 离子键
B 肽建
C 二硫键
D 氢键
E 疏水键

34. DNA碱基组成的规律是 答案解析
A [A]=[C];[T]=[G]
B [A]+[T]=[C]+[G]
C [A]=[T];[C]=[G]
D ([A]+[T])/([C]+[G])=1
E [A]=[G];[T]=[C]

35. 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答案解析
A 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B 分子量降低
C 溶解性增加
D 生物学活性丧失
E 共价键被破坏

36. 反密码子UAG识别的mRNA上的密码子是 答案解析
A GTC
B ATC
C AUC
D CUA
E CTA

37. Km值是指反应速度为1/2Vmax时的 答案解析
A 酶浓度
B 底物浓度
C 抑制剂浓度D.激活剂浓度
D 产物浓度

38. 下列含有核黄素的辅酶是 答案解析
A FMN
B HS-CoA
C NAD+
D NADP+
E CoQ

39. 1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ATP的mol数量是 答案解析
A 12
B 15
C 18
D 21
E 24

40. 下列氨基酸中能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的是 答案解析
A 天冬氨酸
B 色氨酸
C 酪氨酸
D 脯氨酸
E 蛋氨酸

41. 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答案解析
A 三磷酸腺苷
B 脂肪酸
C 氨基酸
D 磷酸肌酸
E 葡萄糖

42. 体内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生成 答案解析
A 葡萄糖
B 二氧化碳和水
C 胆固醇
D 酮体
E 草酰乙酸

43. 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从线粒体转移至胞液的途径是 答案解析
A 三羧酸循环
B 乳酸循环
C 糖醛酸循环
D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E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44. 能激活血浆中LCAT的载脂蛋白是 答案解析
A apoAI
B apoAⅡ
C apoB
D apoC
E apoD

45. 下列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γ-氨基丁酸(GABA)的是 答案解析
A 谷氨酸
B 天冬氨酸
C 苏氨酸
D 色氨酸
E 蛋氨酸

46. DNA分子上能被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叫作 答案解析
A 外显子
B 增强子
C 密码子
D 终止子
E 启动子

47. 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 答案解析
A 220nm
B 240nm
C 260nm
D 280nm
E 300nm

48.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答案解析
A 碱基缺失
B 碱基插入
C 碱基置换
D 嘧啶二聚体形成
E 磷酸二酯键断裂

49. tRNA分子上3'-端序列的功能是 答案解析
A 辨认mRNA上的密码子
B 剪接修饰作用
C 辨认与核糖体结合的组分
D 提供-OH基与氨基酸结合
E 提供-OH基与糖类结合

50. 下列具有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是 答案解析
A 甲状腺素受体
B 雌激素受体
C 乙酰胆碱受体
D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 肾上腺素受体

51. 逆转录的遗传信息流向是 答案解析
A DNA→DNA
B DNA→RNA
C RNA→DNA
D RNA→蛋白质
E RNA→RNA

52. 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 答案解析
A 特异切开单链DNA
B 特异切开双链DNA
C 连接断开的单链DNA
D 切开变性的DNA
E 切开错配的DNA

53. HE染色切片中,发现肝细胞体积变大,胞浆淡染呈空泡状。为确定空泡的性质,最常用 答案解析
A 苏丹Ⅲ染色
B 普鲁士兰染色
C 嗜银染色
D 免疫组化
E 电镜检查

54. 肉芽组织内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解析
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 肌纤维母细胞
C 炎性细胞
D 纤维母细胞
E 胶原纤维

55. 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的血栓栓子最常引起栓塞的器官是 答案解析
A 脑
B 肺
C 肝
D 心
E 肾

56. 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解析
A 组织间隙水肿
B 炎症灶内炎细胞浸润
C 炎症灶内血栓形成
D 肉芽组织增生
E 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57. 炎症介质组胺在炎症灶内最主要的作用是 答案解析
A 白细胞趋化
B 使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
C 引起疼痛
D 导致发热
E 造成组织损伤

58. 关于蜂窝织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A 病变组织呈马蜂窝状
B 皮肤、肌肉和阑尾是好发部位
C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D 病变弥漫与细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有关
E 嗜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组织

59. 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 答案解析
A 结核
B 伤寒
C 肠阿米巴病
D 慢性支气管炎
E 慢性阑尾炎

60. 良性与恶性肿瘤判定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答案解析
A 生长方式
B 生长速度
C 肿瘤的异型性
D 对机体影响
E 出血与坏死

61. 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 答案解析
A 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B 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
C 通过血道转移
D 组织来源
E 肿瘤体积巨大

62. 霍奇金病的最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答案解析
A R-S细胞
B 霍奇金细胞
C 陷窝细胞
D 多形性瘤细胞
E 嗜酸性细胞

63. 肿瘤的发生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关系不密切的是 答案解析
A 食管癌
B 胃癌
C 大肠癌
D 胆囊癌
E 肝癌

64. 高血压病最严重的病变是 答案解析
A 左心室肥大
B 颗粒性固缩肾
C 脑软化
D 脑出血
E 视网膜出血

65. 单纯性二尖瓣狭窄的病变不伴有 答案解析
A 左心房肥厚
B 左心房扩张
C 右心室肥厚
D 左心室肥厚
E 心脏呈梨形

66. 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答案解析
A 郎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 郎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 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 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 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67.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并发症是 答案解析
A 肺源性心脏病
B 肺肉质变
C 肺脓肿
D 纤维素性肺炎
E 肺萎陷

68. 肺部疾病痊愈时,容易完全恢复组织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疾病是 答案解析
A 慢性支气管炎
B 大叶性肺炎
C 小叶性肺炎
D 病毒性肺炎
E 慢性肺气肿

69. 最能反映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的是 答案解析
A 病变累及肺小叶范围
B 病灶多位于背侧和下叶
C 病灶相互融合或累及全叶
D 支气管化脓性炎
E 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化脓性炎

70. 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 答案解析
A T细胞
B B细胞C NK细胞
C 巨噬细胞
D 嗜中性粒细胞

71. 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答案解析
A 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B 口小底大烧瓶状
C 不规则地图状
D 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E 火山喷口状

72. 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A 亚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多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
B 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
C 门脉高压症可表现为出血倾向
D 肝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脾肿大
E 肝硬化不发生癌变

73. 只有实质细胞而没有间质的恶性肿瘤是 答案解析
A 乳腺髓样癌
B 印戒细胞癌
C 恶性黑色素瘤
D 横纹肌肉瘤
E 绒毛膜癌

74. 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A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 血管套形成
C 软化灶
D 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 胶质细胞增生

75.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答案解析
A 抑制中枢PG合成
B 抑制外周PG合成
C 抑制中枢PG降解
D 抑制外周PG降解
E 增加中枢PG释放

76. 药物的副反应是 答案解析
A 难以避免的
B 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C 剂量过大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D 药物作用选择性高所致
E 与药物治疗目的有关的效应

77. 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 答案解析
A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B 药物的吸收速度
C 药物的排泄速度
D 药物的消除速度
E 药物的分布速度

78. 使用过量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如使用肾上腺素后,主要表现为 答案解析
A 升压
B 降压
C 血压不变
D 心率减慢
E 心率不变

79. 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有 答案解析
A 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增加组织耗氧量
B 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降低组织耗氧量
C 舒张血管、舒张支气管、增加组织耗氧量
D 舒张血管、舒张支气管、降低组织耗氧量
E 舒张血管、收缩支气管、降低组织耗氧量

80.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催眠作用机制是 答案解析
A 与GABAA受体。亚单位结合
B 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和突触抑制
C 与β亚单位苯二氮草受体结合
D 促进GABA的释放
E 减慢GABA的降解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