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理论要点 > 内科学

理论要点之内科学:咳嗽与咯痰

【考纲要求】咳嗽与咯痰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咳嗽原因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节律、音色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掌握痰的性状和量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注意根据咳嗽的伴随症状鉴别有关疾病。

  咳嗽 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可借此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

  咳痰 是借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表现。其内容物为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与过敏性因素使呼吸道各部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和杯状细胞分泌增加的渗出物与粘液、浆液,吸入之尘埃及某些组织破坏产物,混合而成。在感染性疾病时,可于其中查到病原体。

一、常见原因

  1.呼吸道疾病

  从鼻咽部至小支气管整个呼吸道粘附膜受到刺激时,均可引起咳嗽。各种物理(包括异物)、化学、过敏因素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以及肺部细菌、结核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或寄生虫感染均可以引起咳嗽,如咽喉炎、喉结核、喉癌等可引起干咳,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内膜结核及肺部肿瘤等可引起咳嗽及咳痰。呼吸道感染是咳嗽、咳痰最常见的原因。

  2.胸膜疾病

  如各种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自发性气胸或医源性如胸腔穿刺、针灸等引起的气胸均可引起咳嗽。

  3.心血管疾病

  当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功能不全引起肺淤血、肺水肿及各种栓子引起栓塞时,肺泡和支气管内漏出物或渗出物刺激肺泡壁与支气管粘膜,引起咳嗽。

  4.中枢神经因素

  由于大脑皮质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可引起咳嗽。因此人在生理状态下可随意引起咳嗽或抑制咳嗽。脑炎及脑膜炎等病理状态下也可引起咳嗽。

二、临床表现

  1.咳嗽的性质

  咳嗽无痰或其量甚少为干性咳嗽,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肺结核等。

  咳嗽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和空洞性肺结核等。

  2.咳嗽的时间与节律

  突然出现的发作性咳嗽见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所致急性咽喉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百日咳或气管、支气管分叉部受压(肿瘤或淋巴结肿大)等,少数支气管哮喘也可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尤其在嗅到异味时更易出现(咳嗽变异性哮喘)。

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气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脓肿、肺结核等。

此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咳嗽往往于清晨或夜间变动体位时加重,并伴咳痰;仅有咳嗽而无咳痰,不能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后者与季节变换、寒冷密切相关。

左心衰竭、肺结核夜间咳嗽明显,可能与夜间肺瘀血加重、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

  3.咳嗽的音色:指咳嗽的色彩和特点。

  (1)咳嗽声音嘶哑:见于声带炎、喉结核、喉癌与喉返神经麻痹等;

  (2)金属音调咳嗽。声音高亢:见于主动脉瘤、纵隔肿瘤和肺癌压迫气管炎等;

  (3)犬吠样咳嗽,阵发性、连续咳嗽伴有回声:见于会厌、喉部疾患,气管受压和百日咳等;

  (4)咳声低微甚或无声:见于极度衰弱或声带麻痹。

  4.痰的性状和量

  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痰量较少,慢性支气管炎以浆液-粘液性痰为主,合并感染时,粘度增加或转为脓性,量亦增多;

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时,痰量较多,且排痰与体位有关,静置后分层;痰有恶臭气味,示有厌氧菌感染:日咯数百至上千毫升浆液泡沫样痰,应考虑弥漫性肺腑泡癌的可能。

  观察痰的颜色,有助理判断病因,黄色脓性,示有细菌感染;黄绿色或翠绿色痰,示有绿脓杆菌感染;微黄奶酪见于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痰色白粘稠、牵拉成丝,提示念珠菌感染;痰呈黄桃样乳状,见于肺泡蛋白沉着症;较多水样痰液,内含粉皮样物,提示肺棘球蚴病。

三、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注意询问是否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

  1.咳嗽伴发热:见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肺结核、肺脓肿等,如再结合对咳痰情况的描述,则诊断思路更为清晰;

  2.咳嗽伴胸痛:见于肺炎、胸膜炎、自发性气胸等;

  3.咳嗽伴呼吸困难:见于喉部疾病、阻塞性肺气肿、大量胸受伤积液、气胸、肺瘀血、肺水肿的大面积肺炎等;

  4.咳嗽伴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二尖瓣狭窄等;

  5.咳嗽伴有杵状指(趾):主要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脓肿与脓胸;

  6.咳嗽伴有哮喘声: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等。

  习题:男,42岁。冬季咳嗽4年,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A.咳嗽无咳痰

  B.咳嗽有痰液

  C.咳嗽伴咯血

  D.咳嗽伴发热

  E.吸烟史

  答案:B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