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资料 > 教学相关

重视病理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病理学作为医学基础教育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病理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处理疾病时对局部与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辩证关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临床课的学习及毕业后的创造性的工作打下一个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在病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应该将教学的重点从单纯的知识讲授转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思维及更高级的辩证思维上。

一、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本质之一是发现原以为没有联系的两个事物(或现象) 之间的联系,通过自由联想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

联想的主要类型有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1. 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指由某一刺激而想起与该刺激有相似特征的刺激。如在讲炎症一章时,先由学生联想自己以前患过的某种炎症时,自身的一些感受表现,然后再用病理学炎症的相关知识来解释、阐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由此基本病变引起的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学生们会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其探求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再如,当讲到肿瘤的形态一节时,将肿瘤的形态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物体相联系,这就是外形相似的联想,这种联想非常直观,易于学生理解、记忆。

2. 接近联想 是指由某一刺激而联想起的在时间上、空间上与该刺激相接近的刺激。如在学习完总论后。在以后各论的学习中每一系统关于炎症的疾病首先应该激发学生联想总论中炎症有关内容,然后再来找出这种炎症特殊性。再如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炎症,将二者进行接近联想又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能够促使学生既掌握炎症的共性又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3. 对比联想 是指由某一刺激而引起的与该刺激完全相反的事物。如同样是增生,但炎症增生与肿瘤增生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将二者进行对比联想,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两类不同的增生。

4. 因果联想 是指由某一刺激引起的与该刺激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在病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因果联想极其重要,因为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任何疾病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果联想的建立有利于学生掌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基本规律之一因果转化规律,原始的病因作用于机体后,产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可能转化为新的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相互交替,推动疾病的发展。因果联想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们建立关于疾病发展的前瞻性思维,把握疾病发展的转折点,把握有利的因果转化。

联想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们建立起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将病理学知识活学而不要将其僵化、孤立。通过联想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疾病的发病规律,疾病过程的复杂性及疾病过程中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从一个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可使人的思维活跃、敏捷。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延伸与迁移,达到以点带面,由此及彼的效果。不同疾病在不同个体表现千差万别,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个体表现也不相同。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1. 将病例讨论引入病理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病理学各论的教学中选择典型的病例,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上课时首先以投影片的形式给出一个典型的病例,列出病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检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从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病理与临床的联系来学习该疾病,并结合病例进行讨论,用有关的病理学知识来解释该病例中患者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及各项检验结果,暂时不能解释的让同学们课后带着问题去查找有关的书籍、资料。这样学到的病理学知识就不是孤立的,而是经过学生积极思维,从疾病的表面去探讨疾病的本质,从局部的病变来探讨机体整体的改变所得到的知识。将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具体的疾病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由点到面、由外及内的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应用病理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积极的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2. 将病理学总论与各论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病理学总论主要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病理学各论阐述机体各系统不同器官和组织发生疾病的特殊规律。在病理学教学中将总论与各论的教学密切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在总论中我们学习了炎症、肿瘤等,在各论的学习中每一系统都会出现具体炎症和肿瘤,虽然不同的炎症、肿瘤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它们都与总论的内容密切相关,每一种肿瘤、每一种炎症都具有其共性的内容。在学习总论的内容时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联系全身各个系统的炎症、肿瘤的病变;在学习各论时又将总论所学过的内容应用到各论中,举一反三,建立初步的发散性思维。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制成集影像、图形、动画、声音及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而进行教学。对于医学形态学的教学,多媒体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病理学教学的重点内容病理变化包括大体形态(肉眼) 及镜下形态的改变,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大体形态与镜下形态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对图形的观察让学生自己来描述该种疾病的病变特点,并让学生来分析为什么该种疾病会出现这样的病理变化,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愿望,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辩证统一,疾病也不例外,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病理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将来工作中的创造能力。将辩证思维贯穿于病理学教学的全过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形态结构的变化与机能代谢的联系上,机能代谢的变化必然导致形态结构的改变,而形态结构的改变,也一定会引起机能代谢的变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的辩证统一的思维能力,树立学生局部与整体的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学习-思维-再学习-实践-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实践,有利于创造。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