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资料 > 病理生理学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健康(health):不仅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躯体、精神、社会行为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出现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稳态(homeostasis):正常机体在多种调节机制作用下,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各组织细胞及整体的功能与代谢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症状:病人能主观感受到的异常现象。如:头痛、呕吐。

体征:医务人员通过医学检查手段发现的病人机体的客观异常现象。如:心脏杂音。

关于疾病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1. 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无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2. 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健康和疾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中间存在一个亚健康状态。
  3. 自稳态紊乱是发病的基础。
  4. 疾病过程中出现功能、代谢、形态结构及社会行为的异常,临床表现为一定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
  5. 疾病的始终贯穿着损伤和抗损伤的相互斗争,两方面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的转归。

第二节 病因学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因:任何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种类:七大类(不具体讲解,自学为主)。

二、疾病的条件

条件:病因存在的前提下,能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外因素。本身不能引起疾病。

诱因:条件中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病因和条件关系:任何疾病都是有病因的,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有条件的。条件起作用的前提是有病因的存在。同一因素对于一种疾病是条件,对于另外一种可能是病因。

第三节 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自稳态紊乱 任何疾病可使自稳态紊乱,如腹泻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

2、损伤与抗损伤

结果:

抗损伤 > 损伤时 —— 疾病好转

抗损伤 ≈ 损伤时 —— 慢性迁延

抗损伤 < 损伤时 —— 恶化

损伤与抗损伤的相互转化:

创伤失血→血容量下降→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小动脉、微动脉收缩→有助于血压的维持(抗损伤),但是如果这些血管持续收缩→组织缺氧→组织损伤(损伤性因素)

同一因素有可能同时具有损伤和抗损伤两个方面的作用如:腹泻(排出毒素、失液)。

意义:运用这一规律来了解病理过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对治疗给予指导。

3、因果交替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说明:

创伤失血→血容量下降→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小动脉、微动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进一步↓→微循环障碍↑如此交替反复发生。

对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采取适当措施有意义。

4、局部和整体

注意: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局部疾病的全身性表现。如糖尿病局部的疖,局部脓肿的全身性反应发热等。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选修)

1.神经机制 病因通过神经系统受影响而产生疾病 ————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功能异常

2.体液机制 由体液成分或量的改变而导致变化的发生。

体液性因子:

细胞因子:主要指由免疫细胞分泌,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

作用方式:内分泌(激素)、旁分泌(神经元信息传递)、自分泌(细胞因子)

3. 组织细胞机制

病因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

间接:病因影响细胞的功能代谢障碍

4.分子疾病

由于蛋白、酶、基因改变所致

基因病:主要是指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

单基因病—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基因病;

多基因病—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其表型性状的疾病,也称多因子疾病。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一、疾病发经过

1、潜伏期: 病因入侵到症状出现的时间

2、前驱期: 潜伏期后期到明显症状出现前

3、症状明显期: 出现该疾病特征性症状的时期

4、转归期

二、疾病的转归

1、完全康复:恢复到发病前的健康状态

2、不完全康复:症状消失,病理改变仍存在,有后遗症。

3、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机能永久停止。

传统死亡: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抢救无效。

脑死亡:全脑(大脑两半球及脑干)功能永久性丧失。

判断标准:(无心跳停止)

  1. 自主呼吸丧失,靠人工呼吸
  2. 不可逆性深昏迷
  3.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角膜、咳嗽、吞咽)
  4. 瞳孔散大或固定
  5. 脑电波消失

此时各器官组织不一定均死亡

意义:1)判断死亡时间2)抢救是否进行3)器官移植

植物人:大脑半球功能丧失,脑干功能尚存,有自主呼吸和心跳。 植物状态:临床很难确切证实大脑两半球功能是否可逆,因此称为动植物状态。 故植物人这个概念就不是很确切,国外也没有这个概念。

猝死:6小时内由于非暴力因素导致的意外死亡。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