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技术 >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实验概述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学科,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病理生理学研究包括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及临床研究等,后者应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不耽误病情,不增加病人痛苦与经济负担为原则,并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在患者自愿、知情的前提下进行。由于临床研究受到众多条件的限制,以动物实验和其它体外实验的方法(如体外用培养细胞、离体器官进行研究)进行病理生理学研究是人们认识疾病和对疾病建立有效诊和防治方法的主要手段,所得资料是进行临床研究的重要依据。因此,动物实验是各种临床研究的基础。

为了深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必须人为地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动物身上复制近似人类疾病的模型,并对实验动物的行为和(或)各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及时、客观、仔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在实验动物所获得的资料必须与人类疾病的表现作比较、分析,从中发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通过实验性治疗和预防,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病理生理学实验也包括利用已建立的某一疾病的动物疾病模型,进行防治措施的研究,这属于“实验性疾病防治学”的范畴。

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以动物实验为主,实验方法分为:

1.急性实验:于短时期内在动物制备疾病模型,观察造病动物的行为、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另外,不需要严格无菌,操作比较简单方便。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病程较短的疾病复制,或用于观察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改变。

但急性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观察时间短,实验的结果常不够全面;手术创伤或麻*醉等因素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所以,急性实验结果常需要慢性实验与临床研究加以校正。

2.慢性实验:在接近自然生活条件下,对动物施加短期或长期性损伤性因素,对疾病过程中机体的行为、功能和代谢变化进行较长期的观察(数周、数月或数年)。其研究结果可靠性较高,适用于疾病整个过程或慢性疾病病理过程的实验研究。
慢性实验的不足:观察时间长,实验设备和技术要求高,人力物力投入较大;短时间内得不出实验结果。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用于学生作为印证性实验时,多采用急性实验。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